呼啦圈:被束缚的扭动

09/05/2012 11:49:00

 

“一种新的玩具——塑料呼啦圈——在美国各地旋转开了。据制造商及销售商估计,大约几周时间,上市的总量就达到2000万只,零售总额约3000万美元。制造商们加班加点来满足不断上升的需求。如果有终点的话,现在似乎还看不到”。这是《纽约时报》1958年9月4日一篇报道的导语。呼啦圈被称作是有史以来真正风靡世界的玩具,从产品悄无声息的上市,到《纽约时报》对呼啦圈的产业链进行深度报道,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

呼啦圈又称健身圈,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欧美、澳日等国。由于其轻便美观,练习活动占地不大,很快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但是这个物美价廉的运动只有短短的30年的时间就已经悄然退出了市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中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呼啦圈让女性毫无顾忌地扭动起了屁股,这被看作是当时部分国家拒绝呼啦圈的原因。1958年,中国人唯一知道呼啦圈的消息来自于一篇批判文章。在一家名为《文化动态》内部杂志上,1959年1月17日刊出一篇名为《西方堕落文化的畸形产物———玩“呼拉圈”》的文章把呼拉圈舞和“脱衣舞”相提并论:“南斯拉夫最近对此大加欣赏,极力宣扬,许多报刊常常登载英美等国女人穿着游泳衣跳丑态百出的‘呼啦圈舞’的照片。”呼啦圈成为铁托集团搞修正主义的证据。

或许,人类都需要一个身体的自由解放过程,那是一层特别薄的窗户纸,一捅即破却影响深远。当人们对身体的自由扭动不再感到难为情的时候,思想的自由便如影随形。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人们思想开放的一段序曲。但这种巧合背后所隐藏的不同的社会宽容度、不同的文化政治理念显然会塑造出不同能力的人。很难想象,在一个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因为不符合意识形态规范被批判和禁止的地方,如何诞生有创造力的人。作为创意设计的专业广告公司,火之鸟认为,我们需要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才能释放思想的能量,寻找自由的维度,为创意展现最真的一面。
 

2012-9-5